复兴从家庭开始 ——访某教会的新婚督导事工 文/彧甫
在一个偶然的机会,听见他们的事工——新婚督导。从听见的那一刻开始,就产生浓厚的兴趣。在国内的青少年事工当中,“婚前辅导”曾经十分流行,而“婚姻辅导”也不例外。在最流行的时候,甚至许多传道人纷纷转向这项“颇受欢迎的事工”,以期成为“明星式讲员”。如今反思起来,不禁感叹,其实教会里也不乏“流行风”和“超女快男现象/心理”。 令我感到好奇的有两项:首先,是他们的事工为什么称作“督导”,而不是“辅导”?这两个看起来很相近的名词究竟有什么区别呢?或者,至少在他们的理解里有什么不同吗?这独特的名称是否正反映出他们的事工理念呢?其次,为什么他们将自己的事工定位在“新婚”,而不是“婚前”,或者婚后的任何一段时间呢? 同时,我的直觉也感到这项事工似乎真的很有必要。当我反思自己的婚姻旅程,又观察周围许多朋友的婚姻家庭生活时,总觉得我们这一代人的婚姻家庭里面似乎缺少了某些因素。以前的人崇尚三世同堂、四世同堂,整个大家庭同住一个屋檐下,显示出家族的人丁兴旺。而今人们普遍追求独立自主,儿女成家之后便搬出去,与父母分居。这两种模式,其实各有利弊。前者家族聚居的模式虽不免要面对更多的张力,但上下辈之间的互动、扶持却也对彼此的成长、成熟都有好处。比如:小两口若是有什么不快,也可有人居中调解、舒缓张力。同时,小两口也可通过近距离的观察,从父母或其他夫妇身上,学到许多夫妻关系的参考性见解。这不是说,我提倡回到过去家族聚居的模式。只是,我希望通过这两种模式的比较,为现代人狭隘的婚姻理解找到一些可以补充、平衡的材料。毕竟大家的处境各不相同,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。不过,有一点对大家来说却似乎是共通的——我们这一代人在婚姻家庭方面是缺少了“榜样”。而这家教会所开展的新婚督导事工是否恰好能回应这方面的缺失呢? 带着这些好奇和兴趣,我约了这个事工团队见面,要向他们请教。时间是2010年11月14日(周日)中午12点30分点到下午2点,地点是该教会的办公室。而对方也欣然接受约会,只是提出一定要带太太。这个条件其实一点都不难,于是我们就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见面了。
(一)异象 问:你们开展新婚督导事工已经多久了?当时为什么会想到这个方案? 答:新婚督导事工在我们教会已有五年的历史,其前身是教会关怀小组。在还没成立新婚督导事工之前,我们实际上已经在教会关怀小组里做新婚督导了。后来我们之所以把焦点聚焦在“新婚”(也就是婚后一年内),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: 1、新婚是一个人真正独立做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开始。一个人在儿童期,接受儿童主日学的教导;青少年期,接受团契的服侍。这都是在吸收教导、接受训练塑造的阶段。在这个阶段,他可以很理智地跟你探讨,你这样做不对,或你应该怎样做。只是结了婚以后,该轮到他自己做决定、如何经营自己的人生了,他还能那么理智吗?这个时候,他要把二十年来所学的都活出来,而不是单单讲出来。这个活出来的困难之处在于,不是他一个人活出来,而是整个家庭一起活出来。而这个活出来的过程,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开始,不单打击信心,也为以后埋下阴影。所以我们认为,新婚是一个人的信仰真正收获的时间。 2、为什么我们的事工不是定位在“婚前”,而是“新婚”呢?因为婚前辅导已经有许多人在做,也做得很好,只是我们认为这仍然是一个预备的过程。这个预备的过程会教给你许多的真理,只是你怎么把它活出来呢?这就是新婚督导事工要做的。我们的事工与婚前辅导不一样的地方是,我们是要帮助弟兄姊妹更好地把这些真理“活”出来。因为一个人在实际活出来的时候,会面临许多实际的问题和挣扎,我们的事工就是要陪伴他们一起面对这些挣扎。如果你跟一个人讲耶稣的爱,而你自己的家庭却乱七八糟的时候,人家就会说“这样的耶稣我才不要”。这实在很可惜。 3、为什么我们的事工是定位在婚后一年,而不是婚后的其他时间呢?因为婚后一年内,夫妇刚面对许多理想与现实的挣扎,还不会放弃希望,所以能真诚面对问题,也乐意接受督导。而结婚一年后,有些问题已变得很严重,已经很难化解。另外,结婚一年后,有些夫妇会失去希望,“算了吧,反正就是这个样子的”,从而不再愿意接受督导。而有些夫妇则很快就有孩子,即使心里愿意,也不再有时间接受督导。 所以,我们的事工是要抓住“新婚”这个关键时期,帮助一个人更好地活出信仰。我们认为这不是教会的Good idea ,而是God’s idea 。如果仅仅是教会的Good idea ,就没有任何意义。如果是God’s idea ,就一定能收到果效。
问:我感到很好奇的是,你们的事工是“督导”,而不是“辅导”,请问这两者之间有什么不一样吗? 答:在我们看来,“辅导”是出了问题,才需要辅导,是帮助你解决问题。而“督导”的理念是,你没有问题,只是我们陪伴你一起走,为你守望,为的是你不要出问题。所以,督导不是解决问题的人,而是关怀的人。
(二)操作 问:你们最初是怎样开始这项事工的? 答:我们认为开展新婚督导事工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:1、教牧的支持:如果教牧没有这方面的看见,我们就不要轻举妄动,乃要祷告等候,等待教牧的授权和祝福。2、会友的配搭:有会友结婚并乐意接受督导。3、合适的督导夫妇:新婚督导事工是要求一对夫妇对另一对夫妇的督导,而不是一个人的督导。4、督导的框架:需要有一个督导事工的架构、程序等。5、督导的材料:材料为我们提供一个方向,是供督导发挥的基础,却不是对督导的限制。
问:刚才你们提到督导事工的开展,需要尊重被督导者的自由意志。这会不会很困难?有没有人会认为你们管得太多了,因为婚姻是私人的领域,教会不应干涉太多? 答:在我们的实际督导中,新婚夫妇基本上都不会有这样的想法,他们其实也比较渴望接受督导。倒是他们的父母很有想法,他们大多认为“家丑不可外扬”,甚至有一位母亲说:“我教出来的孩子,还需要你们教吗?” 问:那你们怎么回应这些父母的反对? 答:刚才我们提到了,新婚督导事工需要教牧的支持,这个很重要。通常我们不会自己出面去回应这些言论,牧师会替我们出面。如果有会友结婚,通常都是牧师主持婚礼,牧师会跟他们说:“教会有新婚督导的事工,你们婚后也要接受督导,我会让婚姻督导团队联络你们。”通常牧师这样讲,新人都会同意,况且这也对他们有实际帮助。而牧师也会在崇拜的时候宣告这项事工的重要性,同时强调“如果你不要你的儿女接受新婚督导,也没有关系,只是万一他们的婚姻出现问题,就与教会无关。因为教会已经尽到了责任,而你自己拒绝接受”。 |